④
谢谢你的分享,一生中最勇敢的瞬间,一首温柔中带有力量的歌曲。今天我在听

:下一个天亮,郭静
琪轩:
谢谢你写给我的信。今天又是给你写回信的时候啦~ 在忙碌的每一天中拥有固定的一天,抽空出来看看你的信息,并且沉淀自己,让自己静下心来给你写信是我每一个星期中最开心和期待的事情了。
谢谢你与我分享你的看法,想必遇到不靠谱的队友是每个人都不想遇到的事情,毕竟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忙,都需要站在自己的工作与岗位去完成自己的分内事。由此可见,当需要额外帮别人分担别人的职责时,就会显得不满与容易产生很多埋怨的心理。在你的心中,你把人类比喻为储存器,储存着“多元”的记忆。而拥有着那么多的经验却反而束缚着我们的想法。我非常赞成你的这个比喻。虽然这很矛盾,可是却蕴含着很深的道理。我觉得我们都应该秉持着“空杯心态”。这个心理学概念能让我们时时刻刻保持谦虚的心,把杯子清空,才能纳入更多的东西,才能再次把你的杯子注满。也如同你所说的,每个独立的个体都带着各自的习性,或是与生俱来;亦或是后天养成的。所以沟通和包容都是大众永远的学习方向。你说的两个分组机制的想法可谓是说到我心里头去了,从分组中,与组员们发生知识的碰撞,能从不同的角度去展开思考,也可以从中看见自己的不足并去改进和学习。分组的成果总是妙不可言。当然,若有人能一起分享,互相支撑和鼓励,我相信是没有人会拒绝大家一起手牵手走很远很远。
此外,也看见您对于遇到不靠谱队友的应对方法,真让我受益匪浅。也希望你能一直持续保持自己的好心态去克服一个又一个的难关。除此之外,你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单方面的努力无法成事,可我并不是完全赞同的。我相信会有一些人能被感动,因而丢掉旧有的自私心态,去合群,去融入大团体。因为我身边有一些朋友,曾经我觉得他们不合群,很自私,可是当经过时间的磨合,我们也更了解对方之后,我发现原来不是他们不合群,而只是大家一开始都还没习惯,害怕因讲错话做错事而遭到唾弃。而当我们愿意花时间去沟通和理解之后,很多固有的烦恼和距离都会找到自己的出路,方法总是会比困难多的,有些人需要的是更多的时间,耐心和信心。但是事情的另一面也可能会是遇到一些总把别人的付出当成是理所当然的人,而这样的人我们若是在尝试沟通之后还是没有办法得到任何解决方案的时候,我认为就应该就此放弃了。
看见你描述的种种分组的问题和您曾经遇到的情况,相信这也是大众的共同烦恼。而看到你写这封信的时候我想对你说:“不要怕,我们一起加油!”
最后,你问我如何不去过度在意别人的想法,专注做自己。我倒是觉得有的时候我们还是需要去在意别人的想法的。虽然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但是没有人能永远地做自己,在经过岁月的冲刷,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被环境给影响和改变。当然这里我指的还是正面的改变。就我个人而言,我是希望能够时常得到正面的回馈或指教的。虽然有的时候会被一些言语伤害,但是或许有的时候我们会有一些自己没有办法发现到的坏习惯毛病,是需要别人去提醒的呢?我记得老师和我们说过,最难的教育不是去教育一位小孩,相反最难教育的是大人。因为人总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尤其站的越高,跌的越疼。而我们也算是大人了,开始有了那些所谓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自己的尊严被践踏,也容易被一些琐碎的事情和自己看重的所谓面子去阻碍自己学习的机会,去看见事情的本质,才会害怕被别人的想法或看法左右。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呢,我认为要专注做自己,不去过度在意别人的想法也是很重要的。一种米养百种人,有的时候我们真的是会在生活中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有些人真的会一次次刷新我们的三观底线,这些人真的“有毒”,而我也会偷偷骂他们“有病!”。举个例子,我曾经有一位长辈,他是属于没有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就断定一些人的过错,而受冤者尝试解释的时候,他却说对方是在狡辩,反而更加责备他。说到这里,我就想起昨天我的讲师告诉我们的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劝告作为“未来老师”的我们要学会问问题和思考原因。他说他曾经有一位学生,因为没有穿袜子而被纪律老师在周会的时候责备,而作为班主任的他在事后找学生了解情况。然事情的真相竟然是该学生把洗好的袜子挂起来之后被学长偷走了,导致他没有袜子穿。我记得印象最深刻的是当讲师问我们,为什么要让受害者再受一次伤害呢?有的时候我们固有的己见会一次次蒙蔽自己的双眼,会让我们失去虚心学习和聆听的能力;但是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总是被别人的意见和想法左右,那我们就真的没有办法做自己了。
我曾经看过某一个句子是这样说的:做自己是说给那些做的很好的人的一种安慰和鼓励,让他们不受“有毒”的人的影响,因而改变原本善良可爱的自己;而不是让那些“对自己有错误认知”的人,继续以着所谓“做自己”这句话来坚持自己的一派作风,继续伤害身边的人。我认为每一件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的,毕竟黑和白之间还能有一个灰色地带。可是如果你的问题是如何不过度在意的话,我认为,我们可以接纳别人正面的一些回馈或意见,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尺,都能分辨是是非非,如果就连我们内心的那把声音也都告诉我们,我们这样做是不正确的,不应该的,那我们是否该想想“做自己”到底会不会伤害到别人呢?而如果我们坚信我们做的选择是正确的,我们按照自己的原则底线在做事情,有的时候我们选择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只为了在一些不公的情况里发声,或希望能得到一些改善,而事情往往很难达到自己的期望,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要坚持做自己!你是被需要的!你是带着光的!有的时候“做自己”会被误解,会被排挤,会很困难,但是我们能选择做一个不平凡的人,保持初心,保持热爱,保持热忱,做个有温度的人。
“做自己”很难,但是能坚持做自己的人,很酷。
不知不觉与你说了这么多,还真是情不自禁,还有好多好多想与你分享的话,希望我们能一直写下去。对了,最近刚开学,学院好多事情要做,也发生了好多事情,整个人都快炸开了。想问你上了那么多堂课,有没有哪一位讲师说了让你印象最深刻的话吗?我有哟!下次再同你说,期待你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