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展信舒颜
Posted: 12-12-22 Mon 1:45 am
①⑤
我正在听卫兰的《街灯晚餐》
佳荟:
展信佳。很抱歉因为我的时间估计失误,导致这封信并没有准时地在星期日写好,打破了我们规定的更新日期。但我不想因为迟了,而选择不写。定下固定的更新天数,是为了督促我们一直不断地写。若本末倒置地因为更新天数,而成为一个阻碍继续书写的束缚,那不是我所希望的。
上封信里你问我如果众多食物放在我面前,我会先吃哪个?哈哈哈哈!我的选择是先喝上一口asam laksa的汤汁,开开胃口!另外,之前在信中提过,要跟你说说我的中学生活。现在就让我躺在彭亨佛教会的寮房里,和你娓娓道来。
每次要回忆我的中学生活,我的脑袋总会先一片空白,要细想才能回忆起。我觉得这和我没有享受过程与当下的原因有关。其实我会觉得我的中学生活,是我不喜欢的一段时光。在那段日子里,我并不是遇到了什么大起大落,也有着一群要好的朋友。但回想,那段时光的生活,是我不愿再重来的时光。在那段时间里,我过得很忙很忙:处理学校团体的事务、人事沟通、理科生的课业。这一切都是我不擅长且不感兴趣的。也许就是因为这样,我只是一直盼着事情的结束,从未享受过程。直到毕业,才觉恍惚。这五年,构成“我”的重要一环,究竟发生了什么。想了想,我想要和你分享我在这五年里,两样我觉得遗憾或成长的事情。
第一件事就是我在这五年里学习“一个人”。听起来或许蛮奇怪的。但我记得,那时的我因为总是依赖于与朋友结伴同行,过于在乎身边的朋友,而在其中感受到了患得患失、无助与被动。因为想摆脱以上的感觉。那时候的我强迫自己学会独处。包括一个人去上厕所,一个人走去办公室,一个人到食堂,再一个人逛校园。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对于内向的我来说,真的挺困难的。那是一种不安全感。现在回想,我那时急切地想要学会“独立”,是想争取自己内心的主导权。当自己的情绪因身边人的话语或行动,而有所影响时,那种不适感与被动,更让我困扰。那五年里,我学会的是具体性的“独立”,例如能够一个人行动。那时的我以为,只要身体上获得“独立”,那么情绪上自然能够掌控。然而,我现在才明白,真正的“一个人”,谈何容易啊。一个人,意味着的可能是一意孤行,以及不被理解。或许换个角度是我们能够尝试解释,从中找到能够共鸣的伙伴。然而,有时也会疲惫地得不愿解释。现在想回当初强迫自己“独立”的我,竟有些心疼。在青春时期的冲突里,我好像都没有放过自己。但若没有这样的举动,或许我到现在也无法独立行动,无法进一步感悟自己独立时的不安与成长。成长原来真的得经历苦难。苦难,好难。
第二件事,就是我总会阴差阳错地与告别擦肩而过。我发现每次只要遇上年末的班级照,我总是因为一些事情,而无法参与其中。直到现在,这个情况仍会发生。每次发生时,我都不知道应笑还是哭。当我从班级照里落单时,总觉遗憾:因为无法为一段时光的结尾做上满意的句号。某段时间的过去,只能以照片停格与保存。告别本身是一个充满遗憾的词。无法好好告别,是我最无法接受的遗憾。原来告别,也得用力。写到这里,想和过去无法好好告别的人们说:“很抱歉,还有,很感谢遇见。”
每次想回以前以及现在的困扰与情绪,总在盼望自己更有智慧,让自己更从容地面对。但在成长中,我们得先经历以上的这些困扰,才能拥有那份从容与智慧。
佳荟,我就先写到这里哦!你有什么想和我分享的吗~
我正在听卫兰的《街灯晚餐》
佳荟:
展信佳。很抱歉因为我的时间估计失误,导致这封信并没有准时地在星期日写好,打破了我们规定的更新日期。但我不想因为迟了,而选择不写。定下固定的更新天数,是为了督促我们一直不断地写。若本末倒置地因为更新天数,而成为一个阻碍继续书写的束缚,那不是我所希望的。
上封信里你问我如果众多食物放在我面前,我会先吃哪个?哈哈哈哈!我的选择是先喝上一口asam laksa的汤汁,开开胃口!另外,之前在信中提过,要跟你说说我的中学生活。现在就让我躺在彭亨佛教会的寮房里,和你娓娓道来。
每次要回忆我的中学生活,我的脑袋总会先一片空白,要细想才能回忆起。我觉得这和我没有享受过程与当下的原因有关。其实我会觉得我的中学生活,是我不喜欢的一段时光。在那段日子里,我并不是遇到了什么大起大落,也有着一群要好的朋友。但回想,那段时光的生活,是我不愿再重来的时光。在那段时间里,我过得很忙很忙:处理学校团体的事务、人事沟通、理科生的课业。这一切都是我不擅长且不感兴趣的。也许就是因为这样,我只是一直盼着事情的结束,从未享受过程。直到毕业,才觉恍惚。这五年,构成“我”的重要一环,究竟发生了什么。想了想,我想要和你分享我在这五年里,两样我觉得遗憾或成长的事情。
第一件事就是我在这五年里学习“一个人”。听起来或许蛮奇怪的。但我记得,那时的我因为总是依赖于与朋友结伴同行,过于在乎身边的朋友,而在其中感受到了患得患失、无助与被动。因为想摆脱以上的感觉。那时候的我强迫自己学会独处。包括一个人去上厕所,一个人走去办公室,一个人到食堂,再一个人逛校园。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对于内向的我来说,真的挺困难的。那是一种不安全感。现在回想,我那时急切地想要学会“独立”,是想争取自己内心的主导权。当自己的情绪因身边人的话语或行动,而有所影响时,那种不适感与被动,更让我困扰。那五年里,我学会的是具体性的“独立”,例如能够一个人行动。那时的我以为,只要身体上获得“独立”,那么情绪上自然能够掌控。然而,我现在才明白,真正的“一个人”,谈何容易啊。一个人,意味着的可能是一意孤行,以及不被理解。或许换个角度是我们能够尝试解释,从中找到能够共鸣的伙伴。然而,有时也会疲惫地得不愿解释。现在想回当初强迫自己“独立”的我,竟有些心疼。在青春时期的冲突里,我好像都没有放过自己。但若没有这样的举动,或许我到现在也无法独立行动,无法进一步感悟自己独立时的不安与成长。成长原来真的得经历苦难。苦难,好难。
第二件事,就是我总会阴差阳错地与告别擦肩而过。我发现每次只要遇上年末的班级照,我总是因为一些事情,而无法参与其中。直到现在,这个情况仍会发生。每次发生时,我都不知道应笑还是哭。当我从班级照里落单时,总觉遗憾:因为无法为一段时光的结尾做上满意的句号。某段时间的过去,只能以照片停格与保存。告别本身是一个充满遗憾的词。无法好好告别,是我最无法接受的遗憾。原来告别,也得用力。写到这里,想和过去无法好好告别的人们说:“很抱歉,还有,很感谢遇见。”
每次想回以前以及现在的困扰与情绪,总在盼望自己更有智慧,让自己更从容地面对。但在成长中,我们得先经历以上的这些困扰,才能拥有那份从容与智慧。
佳荟,我就先写到这里哦!你有什么想和我分享的吗~